佛山黄飞鸿醒狮狮头以竹篾、藤条和纸、绸、布、毛等材料扎制,工艺精细,轻巧耐用。以戏曲人物脸谱为参照,采用拟人化的夸张手法,作为刘备等古代英雄的象征,是佛山狮头造型的一大特点。其尤喜以红、黑二花面脸谱写意造型,象征刘备的五虎将关羽、张飞、赵云、黄忠、马超,更显狮头的威武雄壮,且寄寓民间的英雄崇拜。狮头的细部刻画也十分讲究,有“双鱼戏珠”狮眉,“双凤朝阳”、“二龙抢珠”狮腮,还有鳌鱼角、象鼻角、虎头角、龙角、鹰角等多种有趣的角型设计;装饰特别注重性格化,如象征张飞的黑脸狮头造型,还配上牙刷须,饰以黑色绒球,装扮得如同张飞般彪悍骁勇;设色以民间喜用的红、黄、绿等原色为主色调。
佛山黄飞鸿醒狮狮头的造型与原型狮子相去甚远,与佛山祖庙大量的石刻狮子却有诸多的相似之处,特别是面部特征。佛山醒狮的头相对于狮身的比例更大,因此佛山黄飞鸿醒狮亦俗称大头狮。额头高凸,称“寿星额”;口大带笑,明牙震脷,牙齿直接画在颚上而非立体,上下颚都没有突出的尖牙;从背面观察,耳朵形状似“招风耳”,耳朵的位置也很特别,并不是位于脑袋的两侧,而是位于脑后,两耳的距离大致与两眼间距相等。五官皆是有缨毛,上下颚、上下眼睑、两耳甚至鼻头、鼻翼和鳌头上都有毛发,“毛发”虽多但不如北狮的长。在造型规范上,“北狮重‘活’”,强调形似,“南狮重‘史’”,注重神似。